山達基在社會中的活動
來自各行各業的山達基人,他們關心社會問題,支持各項社會改善活動,提供成功有效的毒品戒治、提升教育水準,協助降低犯罪率和道德敗壞的風氣。
山達基人知道負起責任,改善週遭狀況的意義是什麼。山達基教會和其教友支持的人道計畫,正以空前的速度擴展。這些計劃包括:
來自各行各業的山達基人,他們關心社會問題,支持各項社會改善活動,提供成功有效的毒品戒治、提升教育水準,協助降低犯罪率和道德敗壞的風氣。
山達基人知道負起責任,改善週遭狀況的意義是什麼。山達基教會和其教友支持的人道計畫,正以空前的速度擴展。這些計劃包括:
L. 羅恩 賀伯特寫於1965年9月。
一個沒有瘋狂、沒有犯罪、並且沒有戰爭的文明。在那裡有能力的人得以成功,誠實的人擁有權利,而且在那裡人類可以自由的提升到更高的境界──這是山達基的目標。
領導能力是少見的特質,少數傑出的個體才有的天賦。L. 羅恩 賀伯特發展出了龐大的管理技術,這些指導方針使教會的行政主管和管理者不只能夠應用他們的智力,還能運用理性健全的領導能力,讓他們的團體能夠興盛繁榮。不管是山達基教會的管理者,還是任何其他團體的管理者──不論是一家公司或一整個聯邦──只要遵循這套守則,就會獲致更大的成功。本守則是由L. 羅恩 賀伯特在1951年寫下的。
為了要有效率、要成功,管理者必須:
在現在的官僚體制之下,團體中的成員在面對看似無法克服的困難時,常覺得沒有希望、沒有效率。有些人甚至覺得如果不跟任何團體有瓜葛會更好。但是,不可否認的,一個人沒有辦法獨自存活,拒絕成為團體一份子,也就無法達成個人的成就感和驕傲,因為這些唯有通過團隊合作才能達成。
L. 羅恩 賀伯特在研究有關團體的技術時,寫出任何團體要達成目標,其成員應遵守的關鍵原則。 這些原則於1951年1月寫成,附錄於後:
就如同聽析員必須遵守一套行為守則,山達基的教室輔導員也是如此。不同於很多傳統的老師,山達基輔導員不會以「權威」的態度或行為,告訴學生要如何去想,也也不會把他們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。相反的,他們會引導學生自己在戴尼提與山達基的教材中,找出答案。
以下的守則是L. 羅恩 賀伯特在1957年寫下,他列出關鍵的指導方針,確認教室的標準和專業,並且讓學生得到最大的獲益。今天世界各地山達基教會的輔導員都遵循這套守則,確保高水準的技術訓練。
山達基人守則最早發表於1954年。在這份守則中,L. 羅恩 賀伯特提供了山達基人指導方針,藉由社會改革來實現人權及公義。對積極在社會上活躍的每一位山達基人來說,這個守則十分重要的。這個守則曾在1969年與1973年兩度修訂,以下是最終版本。
身為一個山達基人,我誓言遵守山達基人守則,為萬民謀福。
這份守則首次出現在《戴尼提:原始理論》一書中。L. 羅恩 賀伯特於1947年寫成本書,並於1951年首度正式出版。隨後,其他的聽析員進行了大量的聽析,並提供資訊給賀伯特先生,讓他能應用這些資訊,讓這份守則更加完善,並提高聽析的紀律。聽析員守則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進行多次修正,最終版於1980年6月發行。
聽析員守則是聽析及生活的基本工具。如同L. 羅恩 賀伯特在《戴尼提》一書中所寫的:「聽析員守則描繪的就是人類的求生行為模式。清新者多少會自動依這個守則行事。」 因為戴尼提與山達基的基本公理,包含思想的自然法則,因此在聽析中有效的做法,在生活中也會有效。
1954年2月18日,山達基教會於美國洛杉磯成立,L. 羅恩 賀伯特先生在不久後寫下了山達基教會的信條。
賀伯特先生從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辦公室發布這套信條後,山達基教會便將其採用為教會信條──因為它精簡地描述了山達基人的信仰。